您当前位置:主页 > 企业公司法律顾问 > >

企业因经营不善进行裁员,需要遵循哪些法律程序?

企业裁员需遵循以下法律程序:首先,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说明内容包括裁员原因、裁员人数、裁员名单、经济补偿方案等。其次,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裁减人员的详细方案、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等。最后,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

15026597100

在线咨询(*仅律师可见)

称 呼 :
手机号码 :
备 注:

企业因经营不善进行裁员,需要遵循哪些法律程序?

发布时间:2025-03-31 15:25 热度:


企业裁员需遵循以下法律程序:首先,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说明内容包括裁员原因、裁员人数、裁员名单、经济补偿方案等。其次,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裁减人员的详细方案、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等。最后,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案例:L 公司因市场需求大幅下降,经营出现严重困难,决定裁员 50 人。L 公司未提前向工会和全体职工说明情况,直接公布了裁员名单,并通知被裁员工办理离职手续。被裁员工认为公司裁员程序违法,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律分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在本案中,L 公司因经营困难裁员,属于上述规定情形,但未履行提前说明情况和报告程序,违反了法律规定。劳动仲裁机构一般会认定 L 公司裁员程序违法,可能裁决 L 公司继续履行与被裁员工的劳动合同,若无法继续履行,则需按照法律规定支付额外赔偿金,额外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
律师建议:企业在决定裁员前,要对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裁员确属必要。制定详细的裁员方案,包括裁员人数、补偿标准、实施步骤等。提前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充分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对合理意见予以采纳并调整方案。及时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确保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在裁员实施过程中,要妥善处理与被裁员工的关系,做好离职手续办理、经济补偿支付等工作,避免引发劳动纠纷。同时,企业可考虑为被裁员工提供一定的职业指导或再就业帮助,体现企业人文关怀,降低裁员负面影响。​

 


关闭窗口
上一篇:企业进行股权变更时,未通知其他股东,该变更行为是否有效?​
下一篇:企业的商业秘密被员工泄露给竞争对手,企业该如何取证和维权?

相关阅读

企业的商业秘密被员工泄露给竞争对手,企业该

取证方面,企业可从内部和外部多渠道收集证据。内部可收集员工接触商业秘密的记录,如门禁打卡记录、文件借阅记录、工作邮件往来等,证明员工有机会获取商业秘密。同时,收集员工与竞争对手沟通的证据,如聊天记录、通话记录、邮件等。外部可通过调查竞争对手产品或服务,对比是否与本企业商业秘密存在相似之处,若有,可申请专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维权方面,企...

企业因经营不善进行裁员,需要遵循哪些法律程

企业裁员需遵循以下法律程序:首先,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说明内容包括裁员原因、裁员人数、裁员名单、经济补偿方案等。其次,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含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裁减人员的详细方案、裁减人员的经济补偿办法等。最后,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被裁减人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

企业进行股权变更时,未通知其他股东,该变更

企业股权变更未通知其他股东,该变更行为效力存在瑕疵。若其他股东对此提出异议,可能导致变更行为被撤销。根据相关法律及公司章程规定,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未履行通知义务,侵犯了其他股东的知情权和优先购买权。​ 案例:G 公司有三名股东,分别为甲、乙、丙,持股比例分别为 40%、3...

企业收到知识产权侵权投诉,该如何应对?

企业首先要冷静核实投诉内容的真实性与合法性。仔细审查对方主张权利的知识产权证书、侵权对比材料等。若认为自身不构成侵权,应积极准备反驳证据,包括证明己方产品或服务具有合法来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未落入对方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等证据。若确实存在侵权行为,企业可考虑与对方协商和解,争取达成许可使用协议或确定合理赔偿金额,降低损失。​ 案例:E 公司...



律师微信

手机网站

谭凯律师 咨询电话 15026597100 邮箱 lawyertk@163.com

上海市静安区恒丰路500号洲际商务中心15、16层(地铁1、3、4号线上海火车站南广场或地铁1号线汉中路1号口)

上海公司法律顾问 谭凯律师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 严禁复制抄袭 违者必究法律责任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及素材程序由网上收集,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对于本站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相关标签:上海公司法律顾问 沪ICP备14028295号-2